carwheel.jpg  

在我爸媽嘴裡,它叫做「筒仔餅」;在日本人心裡,它叫做「紅豆餅」;而我,固執地堅持,只有奶油口味的車輪餅才叫車輪餅。

 

在小攤子前買紅豆餅時,我都特別專注,因為很喜歡看老闆做車輪餅。以前舊式的製作檯,是圓形的,可以轉動的,跟現在一排一排像軍人看齊式的鐵盤不太一樣。製作時,老闆會用一根圓圓的棍子為每一個洞上油,非常公平,沒有誰有誰沒有;上好油之後,老闆開始玩拼圖遊戲,先做好一塊拼圖,再做好另一塊拼圖,然後啪地一聲,把兩塊拼圖用一種口味黏接起來,那口味有可能是紅豆、奶油、芋頭、花生、蘿蔔絲,甚至有些新穎的口味還硬是加入了蛋糕或麻糬。

一口咬下手上熱呼呼的餅時,接力就開始了,一路從舌尖、喉嚨、食道到胃,大腦會感覺到層次越來越濃厚的幸福,有時候就算被燙了一下,也幸福到忘記罵髒話。於是,我在任何時候,都不放棄尋找感染力如此強大的幸福感。

在公館找到晴光車輪餅(很有名的那家不得我心,皮太薄了,一點都不酥軟,哪是餅啊...),在吳興街上找到無名攤,在景安站門口跟阿桑說「我要一個」。就像有些人,不管到哪,只要看到香腸就要買一樣,每到一個新地方,總會想要找找是否有一攤連招牌都沒有,只寫著「紅豆、奶油、蘿蔔絲,一個8塊」的攤販。或許是一種確認的行為,用舌頭建立一個特別的地圖,並劃一塊自己的地盤。如果哪天有機會到國外唸書,或許我會自己動手拼車輪餅拼圖:)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揪揪姐 的頭像
    揪揪姐

    啾啾姐愛分享小天地

    揪揪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